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 

又到五一小长假。作为全国最佳旅游城市之一,杭州各大景点人满为患。排队似乎从来没有成为中国人的习惯,尤其对一帮中老年人而言——我并无任何歧视之意,可是现实确实如此。

于是在各大景点,不管是买票、上车还是登船,总有那么一些人肆无忌惮地插队。而且一般情况下,那些规规矩矩排队的游客,虽然不少人心有不满,可是几乎没人表达抗议。顶多,也就是投去一个不满的眼神,或者私下里嘟囔嘟囔。一定程度上,正是因为吃准这些“沉默的大多数”,插队者才敢于我行我素,毫无顾忌。

必须承认,设身处地思考,做一个沉默的排队者也许是个人的最佳选择。出门在外旅游,大多数游客都是“人身地不熟”,不愿发生任何纠纷,否则很可能因为势单力薄或孤立无援而吃亏。何况,旅游无非为了放松,若非没有退路,估计很少人愿意介入口角甚至拳脚纷争。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”,被人插队虽然不爽,可是终归也就是暂时的拖延而已;相反,如果逞一时之愤而引发争斗,即使最终不致吃亏,所付出的时间、精力和心情成本无疑会高很多。所以,权衡利弊之下,多数人都会选择沉默。

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,可能还在于对其他排队游客缺乏足够的信心。排队者众,插队者少,按理说是寡不敌众。如果排队者一致抗议插队行为,估计很少人敢于插队。可是问题在于,排队者并非一个统一行动的整体,而是无数怀有私心的个体。人人都反感插队者,可是人人都不愿首先站出来表示抗议。理由很简单,抗议者很可能遭到插队者的打击,而旁人不见得会拔刀相助。如此一来,站出来的成本太高,沉默下去的损失相对倒是较小。作为一个有着正常心智的理性人,必然会选择沉默。

显然,这就是经济学上的“囚徒困境”。虽然合力抗议能够取得最佳效果,但是没人敢确信其他游客会选择抗议;为了避免“枪打出头鸟”的最劣情况,人人都选择明哲保身的次优战略。

你我都是囚徒。插队者正是抓住这种囚徒心理,才得以在众目睽睽之下,肆无忌惮地插队。反正,大家都来自天南海北,虽然这一回擦肩而过,但是一辈子多半不会再有往来,所以也无所谓“形象”问题。经济学上,这可称为“一锤子买卖”,因为没有重复交易的预期,所以敢于以最大的恶意攫取最大的收益。

这一困境是否有解?经济学上似乎没有。

然而现实中“可以有”。想起清明节时在西溪湿地的经历。由于爱人怀孕,不能长期步行,所以选择坐船。码头人多,排队超过40分钟。多数人都能守规矩,可是总有几个人要插队。尤其是一个旅行团,导游站在最前面,团员们稀稀拉拉三三两两赶来,却都要直接冲到最前面和导游汇合。我忍了三四个人之后,实在心中冒火,大声抗议。导游起初还强词夺理,想要和我争辩,结果不想前后十数人挺身声援,众口一词谴责导游和其团员。更有膀大腰圆者干脆横身通道中间,阻止插队者通过。导游虽然一副凶相泼相,但见群情激奋如斯,慢慢也就退缩了。于是乎,我等站出来抗议者,大都觉得胸中闷气纾解,极是爽快!

由此看来,至少在景区排队这一回事里,你我大多数并不见得都是“囚徒”。插队者所依仗者,无非是没人愿意第一个站出来。但是如果真有人吃螃蟹,摇旗呐喊者其实并不少见。毕竟,抗议插队并不见得有多大风险,并不会如真正的“囚徒”那样面临“十年还是一年(监禁)”的艰难抉择。

上个世纪八十年代,龙应台出版《野火集》一书,十日之内再版四次,一时间风靡全台。书中核心之一,就是希望台湾民众敢于“生气”,遇到插队、闯红灯、污染环境者,敢于站出来抗议。龙应台说,她并不是号召人人都出来做烈士,只是希望不要迷信“逆来顺受”,愿意去做一些“微不足道”的小事,比如对插队者说一声:请你排队。

台湾人做到了。大陆人呢?

 附:囚徒困境:警方逮捕甲、乙两名嫌疑犯,但没有足够证据指控二人入罪。于是警方分开囚禁嫌疑犯,分别和二人见面,并向双方提供以下相同的选择:若一人认罪并作证检控对方,而对方保持沉默,此人将即时获释,沉默者将判监10年。若二人都保持沉默,则二人同样判监1年。若二人都互相检举,则二人同样判监8年。嫌疑犯几乎总是选择互相检举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兰荣杰

兰荣杰

59篇文章 7年前更新

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。法学博士,法律科学博士(SJD)。做点有趣的学问,有点用处更好。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