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 

 

2012年9月14日,女儿1岁零33天,第一次放开了妈妈的手,颤巍巍地迈开了自己的步伐。是的,女儿一天天长大了。

一年多来,因为在杭州工作,与成都的女儿聚少离多。虽然从5月底开始,女儿就能清楚地叫“爸爸”,但是这2000公里的距离,让我错过的总是太多。

从女儿第四个月开始,妻子就重新上班了,母乳喂养也自然终结。升职总是让人欣喜,可是难免伴随倍增的压力和责任。“周六保证不休息,周日休息无保证”。加班成为习惯,即便把所有空余时间都交给女儿,一周甚至也不到24小时。突然发现,这一年多以来,能够真正称得上购物的经历,妻子似乎只有一次。

从妻子怀孕开始,外婆几乎就没有休息过。过去9个月的每一天,外婆几乎24小时和女儿在一起。外婆的白发明显多了,一只胳膊也有了筋腱损伤。保姆每周都会休息一天,而外婆却从未有任何怨言。

父母依然守着老家的梯田,在炊烟中慢慢老去。尽管农活不多,但是即便来一次杭州,他们也怕给儿子增加太多负担。养儿防老,可是老宅空屋,两个儿子已经不可能回去。

回国两年了,入职也超一年半。回望这数百天,除了收获女儿带来的喜悦,以及对家人的歉疚,难说能给自己一份满意的交代。今年以来,1篇SSCI,1篇C刊,一本专著,一个国家社科,一项福特基金,似乎不算太差,可在浙大的评价体系下,离升等依然有距离。两年前几经挣扎,远离父母妻子孤身赴杭,当时踌躇满志,如今年过而立,蜗居校园,延续十几年来三点一线的生活,何去何从?

蓦然回首,惊觉四五个月以来,除了应邀草就的几篇专栏,几乎没能完成任何一篇像样的文章。一本早就应该完工的随笔集,如今也依然躺在硬盘中。新鲜的想法总是不断冒出,时而也稍作资料收集和文献整理,可是迟迟没有真正动笔。几篇论文的思路乃至大概内容,已经在不同的场合报告或讨论多次,却依然只在PPT中。

微博是个好东西,尤其在这一个官媒自我阉割的时代,尤其对一个希望讲课更加精彩的教师。十数年前绿野中的川南小村,一个农家少年对于能够找到的每一本书,都能迸发出如饥似渴的热情。如今这种汲取信息的渴望,却逐渐转移给网络。房间里依然堆满书,依然有购书淘书的热情,可是最近读完的一本书,已经可以追溯到一月前。床头的一本外文原著,十来天了依然只读到一半。每日消耗在网络上的时间,已经多到令自己惭愧。

熬夜依然很多,睡眠依然只有六个小时。除了周末爬山,教室和网络几乎占据全部。每日接收的信息如此庞杂,可是除了阅读时的饥渴感,以及讲课时偶尔顺手牵来的快意,这些信息对应的只是不断消耗的时间。学而不思则罔,在一个崇尚数字化评价的高校,学而不著则亡!

校园依旧自由得散漫,可是曾经的少年已不再年轻。女儿成长的脚步,妻子温柔的目光,父母已然染霜的鬓角,都在告诉我散漫不应再属于这个年龄。为人父、为人夫、为人师,或当耻于言说“成长”,但是今天,我必须直面这一缺陷。走过去,拿起书,拿起笔,适度远离网络。背后,是蹒跚走来的女儿。我们需要一起成长。你在成长中要收获快乐,爸爸要完成自己的责任。

2012年9月15日凌晨。立此存照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兰荣杰

兰荣杰

59篇文章 7年前更新

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。法学博士,法律科学博士(SJD)。做点有趣的学问,有点用处更好。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