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 

房地产“空调”多年之后,号称“最猛”的“国五条”登台亮相。除了老调重弹的限购、限贷之外,真正的杀手锏无疑是对二手房转让征收20%的所得税。一时之间,抢在“国五条”落地之前,各地二手房交易呈天量暴增,房管部门的排队大军甚至堪比春运。不仅如此,由于限贷、限购、缴税等多与户口挂钩,各地都出现大量因买房、卖方而假离婚、假结婚的现象,以致有民政部门在门口贴出“楼市有风险,离婚需谨慎”的告示。网上更是不时传出“弄假成真”的故事,甚至有潜伏多年的“小三”借机上位,“逆袭”成功。楼市之荒唐,生活之无奈,爱情之脆弱,由此可见一斑。

面对此等苦涩的幽默,我们的惯常思维往往是诉诸对个体的道德臧否。比如有全国政协委员就建议,对于通过假离婚规避限购政策的人,应该记入个人诚信档案。言下之意,这是一种需要从道德上加以否定的行为。诚然,相信在多数人看来,房产固然价值万千,爱情却是无价之宝,不能够也不应该用金钱来交换。然而在臧否个体德性的同时,我们似乎更应该调转矛头的指向:如果一项旨在调控市场秩序的政策,其结果却是诱使甚至迫使人们大面积地违背公认的道德准则,其本身是否欠妥?

批评一项政策总是很容易,尤其在转型中国这么一个极端特殊的语境下,几乎没有一项全国性政策会获得众口一致的认同或称赞。对一项政策的评价,必然也是见仁见智。以“国五条”为例,法律人多是从合法性角度切入,质疑20%所得税的法律依据,甚至上升到征税权归属这一宪政问题。经济学家则更关注有效性问题,批评调控目的与调控手段的错位,认为缴税不仅不能平抑房价,相反更可能抬高房价。公共政策学者似乎更喜欢阴谋论,主要探讨调控背后隐藏的利益主体,比如因一手房大卖而获利的开发商和地方政府。应该说,这些标准都没错,都是决策者必须考虑的问题。然而除此之外,我们似乎有必要再引入一个“德性”指标:这一政策是否能够给予人们正确的道德引导?是否能够明确区分善恶和是非?是否会明白无误地否定非道德行为?是否可能诱使甚至鼓励人们违背公认的道德准则?

政策的德性并不总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。奥斯卡历史上有一部经典影片,名为《闻香识女人》,讲到一个顶尖私立中学的校规:任何知晓他人违纪行为的学生,都有义务向学校报告。一名男生无意间目睹几名同学捉弄教导主任的恶作剧,在面临惩戒委员会的质询时,却选择拒绝告密。就在学校即将开除他时,他因勤工俭学而结识的一名退役上校站了出来,直斥校规的不妥之处。上校说,学校的使命在于培养完整的人格,而一个正直的人、一个有德性的人、一个社会所真正期待的人,绝不应该为保全自己的未来而出卖他人。学校的规定或许有可取之处,但是当它鼓励甚至迫使学生卖友求荣的时候,当它选择奖励告密却惩罚一个遵循自我良心的学生的时候,它无疑是在制造猥琐的鼠辈,而非顶天立地的未来领导者。这样一个政策,本身就不值得遵守。

《闻香识女人》中的男生,最终没有被学校开除。影片或许有艺术的渲染,其中关于政策的德性的讨论却无疑值得我们思考。从根本上讲,所谓法律,所谓政府,无非是使用最小化的限制手段,实现人类自由的最大化,使人们有尊严地生活。任何一项社会政策,其功能不仅在于遏制、惩罚害群之马,也在于引导人们积极向善,鼓励人们选择正直、诚实、体面、有道德担当的行为方式。任何一项纵容、刺激甚至放大人性丑恶一面的政策,不管有多大的现实效果,都必须予以最大的警惕。

人天生无所谓德性,只是理性自利的“经济人”。一项合理的政策,必须直面人们对于利益的追求,将正常的逐利行为合法化、道德化,使每个人都成为“站着的逐利者”。如果动辄施以粗暴的干涉或否定,也许能在表面上赢得一部分服从,必然也会带来背地里的抵制和规避。最重要的是,这种干涉或否定不仅效果不佳,还使服从者感到一种“向强权低头”的卑微和屈辱,也使暗中逐利者受到“跪着挣钱”的舆论谴责和自我否定。长此以往,当权力的粗暴成为常态,当公民的屈辱或猥琐成为习惯,善与恶、是与非的界线将逐渐模糊。整个社会将在很大程度上失去道德的指引,躁动的怨气、戾气和极端功利主义四处弥散,有尊严的自由生活将逐渐成为奢侈品。“国五条”带来的离婚潮,或多或少显出这种倾向。

市场经济总是瞬息万变。政府这只所向披靡的大手,也许确实能够在一定时间、一定范围内更加合理地配置资源,但是我们必须对它的道德指引保持足够的警惕。很多时候,相比一时的、甚至结果不明的经济收益,我们可能更需要维护人们“站着逐利”的权利。“国五条”的房价平抑作用和道德败坏效果,就值得我们好好权衡。就我个人而言,就像《闻香识女人》中的上校那样,宁可接受一个不能查明的案件,也不愿制造一个学会告密的年轻人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兰荣杰

兰荣杰

59篇文章 7年前更新

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。法学博士,法律科学博士(SJD)。做点有趣的学问,有点用处更好。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