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动自行车与司法改革
兰荣杰 | 2016年05月03日
在摩托车被禁止上路之后,电动自行车终于成为深圳的下一个目标。政府的理由很简单:电动自行车太容易违章、肇事、造堵甚至成为飞车抢劫的工具。确实,平日里乱闯红灯、侵走机动车道或者随意穿梭变道等行为,十有八九都是电动自行车。然而民间批评政府的理由也同样简单:决策者们高高在上,出入皆有小轿车,怎能体会电动自行车对于底层社会的重要性?!毕竟不容否认的是,对于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而言,尤其是那些需要负重出行的快递
星巴克的卫生间
兰荣杰 | 2016年03月26日
市场上以次充好者往往有价格优势,甚至迫使其他竞争者不得不降低品质。运动场上服用兴奋剂者屡有斩获,循规蹈矩者说不定也会剑走偏锋。司法领域中也存在类似情况
为什么汽车限购几乎是必然的?
兰荣杰 | 2016年01月18日
在决策者立场上,突然执行限牌政策是最为理性的办法,是综合平衡有效性和成本后的最佳选择。但理性并不一定等同于正当,也不见得公平,甚至不见得合法。政治往往是冰冷的,突然限牌的做法很可能是对的
城市化催生隐私权?
兰荣杰 | 2015年10月21日
表姐的儿子考上川大,离开家乡那个只有两条街的小镇,来到我所在的省会成都。侄儿一向独立,入学报到时坚决不要父母送行,自己一个人坐车到了成都。我提出去车站接他然后送他去学校,他也一口否决。一直到中秋节放假,我以家庭聚会的名义相邀,他才答应到我家来。 必须承认,我和侄儿并不熟悉,顶多也就三四年见一次。最近一次联系是他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,我曾在电话里提供一些建议。小伙子身体长得快,几年不见,要是在大街上偶
为什么要为特赦点赞?
兰荣杰 | 2015年10月07日
时隔数十年之后,全国人大常委会再次启动特赦制度,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,特赦四类犯罪分子。相信对于多数国人而言,可能都是人生中第一次亲眼见证特赦,尽管这一制度在中外司法历史上并不罕见。按照官方的说法,特赦可以展示“执政自信和制度自信”,“弘扬依法治国的理念,体现慎刑恤囚的历史传统”,“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,发挥特赦的感召效应”。不过,特赦作为一项宪法条款,迄今已沉睡四十余年,这一事实本身
法官该如何说话?
兰荣杰 | 2015年09月08日
挂职所在的法院举行演讲比赛,参赛者主要是青年法官,主题是“凝聚青春力量、扬帆法治梦想”。一众青年才俊轮番登台,和平日低调温和的形象大为不同,多数选手都是声情并茂,慷慨陈词,不论讲故事、引经典,最后都是升华抒情,以“法治中国”“人民法官”“鞠躬尽瘁”等“大词”结束。 客观地说,纯粹就演讲技巧评价,各位年轻法官的表现都值得肯定。但我也必须承认,作为一个观众,我总感觉这些演讲的表演成分过重,抒情时“用力
法律人的冷酷
兰荣杰 | 2015年07月27日
对于不能实验的社会政策,法律人的观点未必正确。但在汹涌的民意面前,法律人至少坚持了独立、慎思的品德,这正是中国法治建设不可或缺的支柱之一。如苏力曾言:法律人一定要冷酷地看社会,注意,是冷酷而不是冷漠
微信营销与法官操守
兰荣杰 | 2015年07月01日
我当然也喜欢“免费的午餐”。但若需要发一条微信消息到朋友圈,这份“免费午餐”的成本却变得太高。当然,这里的成本肯定不是手机流量,而是朋友们对我的品味和见识的怀疑
公众为何比法律人嗜杀?
兰荣杰 | 2015年06月09日
【按】近日获悉,在林森浩案的死刑复核程序中,林父解除了对斯伟江律师的委托,有意另请他人。虽说斯律师令人敬重,但林父救子心切,亦无可厚非。只不过最高法院天威难测,林案究竟何去何从,尚未可知。对于各方表达的汹涌意见,笔者却多有感触。 “复旦投毒案”的被告人林森浩该判死刑吗?这样一个问题,总是让我们容易想起药家鑫,那个于2011年6月被执行死刑的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。两案的被告人都是大学生,都是被控故意
从姚贝娜到罪犯
兰荣杰 | 2015年03月08日
人类基于生存和发展的竞争,早已习得物伤其类的本能。到了法治社会,因为罪犯总是一小撮的“他者”,往往注定被公众所忽视甚至憎恨。没有多少人挂记罪犯的权利,就如没有多少人哀悼一个高寿将军的逝世一样
理发店的川普
兰荣杰 | 2015年01月12日
中外法庭之上,为何都特别讲究语言的规范性和专业性?除了法律语言本身的精确性要求,“法言法语”也是彰显法庭威严、避免情绪化纷争的重要工具。司法是要讲究“行头”的,就如成都的理发店,总得讲一点“川普”
法律能让人不生气吗?
兰荣杰 | 2014年12月23日
原载个人《方圆》专栏 深秋的周末午后,抱着女儿,和爱人一起喝杯咖啡,心情和阳光一样暖和。走出咖啡厅,门口是一条单行道,却见一辆外地车在慢慢逆行。司机似乎有点犹豫,我见车窗开着,便大声提醒道:“这是单行道!”司机没有反应,倒是副驾上的中年男子张口就来一句“国骂”,估计是嫌我多管闲事,然后一脚油门,留给我一串青烟。 本是好意提醒,结果遭遇“狗咬吕洞宾”,我本能的反应是回敬一句,可是刚张开口,就意识到怀
我们该从呼格案反思什么?
兰荣杰 | 2014年11月20日
【按】应搜狐评论之邀,在访学之余草就短评一篇。一家之言,供方家批评。 18年前,年仅18周岁的呼格吉勒图因强奸杀人被判死刑。9年前,明显更可能是真凶的赵志红落网。今天,内蒙古高院决定对呼格案立案再审。如果不出意外,呼格吉勒图将是近年来第一位在执行死刑后获得平反的蒙冤者。此前的赵作海、佘祥林、杜培武和张氏叔侄等人,平反前虽然都系狱多年,但至少还留着一条命在。与呼格命运最为相像的是聂树斌,但是不管舆论
美国如何处理冤假错案?
兰荣杰 | 2014年11月17日
【按】因在纽约大学访问,应搜狐评论频道邀请,草就一篇讨论美国处理冤案的短文。搜狐的本意估计是对照呼格吉勒图案,不过中美两国差别如此之大,还是不要轻易比较地好。这里贴出来,权引方家一笑。 一个美国学者曾经戏谑地说:“在法律领域,我们在很多方面都有丰富的经验,包括制造冤假错案。”这其实并不是开玩笑。虽然没有官方统计数据,但根据密歇根大学洗冤登记中心(The National Registry of E
犯罪是怎么减少的?
兰荣杰 | 2014年11月10日
中国铁路领域过去几年的犯罪率大降,表面看来似乎是一个巨大的成就,而且似乎直接源于实名制这一简单的制度变革,但从深处来看,真正的原因可能还在于技术的进步和物质条件的发展
我们怎么爱孩子?
兰荣杰 | 2014年09月28日
教育孩子实际是在教育自己。 ——托尔斯泰 暑假之中,小区由物业牵头,前后组织了几次低龄儿童趣味活动。内容以游戏为主,大多比较简单。为了鼓励小朋友们积极参与,还有一些奖品,不外乎也就是一些简单的玩具。这本是好事一件,可是每一次带女儿参加,总有一些闹心的地方,不仅让我和爱人时不时相视苦笑,甚至连女儿也有了不再参加的念头。 小区有一定规模,小朋友人数本不少,兼之场地和器材限制,不可能保证每一项游戏都能让
法律的三张面孔
兰荣杰 | 2014年09月04日
【按】财新记者陈宝成近日被检方不起诉,重获自由,并迅速回归法治报道,可喜可贺。虽然缘铿一面,但网络上与宝成兄亦曾有过交流。宝成兄身陷囹圄之际,曾就其遭遇写过一篇短文,如今贴出来,权当贺礼。 你跟政府讲法律,政府跟你讲政治。你跟政府讲政治,政府跟你耍无赖。你跟政府耍无赖,政府跟你讲法律。 ——网络段子 若法律被人玩弄于鼓掌之中,法将不法。法已不法之时,自由如同残花。 ——罗伯特·肯尼迪【Robert
也谈法学院毕业寄语
兰荣杰 | 2014年08月21日
法律人给法科毕业生的寄语,总是容易谈到对法律的信仰、对规则的尊重。这些都没有错,然而这是否意味着,作为寄语者的我们,之所以如此强调规则意识和法治信仰,正是因为自己并未真正做到这一点?!
警察权的界线
兰荣杰 | 2014年03月26日
第一次到温州出差,住在市区某宾馆。晚上10:30左右,门铃声响起,打断我的备课思路。惊讶之中开门,居然是两名宾馆服务员,男性,手拿一份名单,要求我自报姓名,以确认和登记入住者是否属于同一人。多年来,我倒是第一次在酒店遇到这种要求,不满之情溢于言表。服务员颇显无奈,一边表达歉意一边解释说,这是当地公安局的硬性规定,要求各宾馆必须在晚9点后逐一查房,确保每个入住者都在前台经过登记。 第二天下楼,我注意
司法腐败治理的标与本
兰荣杰 | 2014年03月18日
只要能遏制司法腐败,不论作用大小都应予肯定。但对其可能的负面效应,我们也不得不保持警惕。如果司法公信力的根基不稳,总想着靠“打土豪劣绅”的讨巧式个案或政策赢取掌声,其后果也许是适得其反
兰荣杰
59篇文章 3258天前更新
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。法学博士,法律科学博士(SJD)。做点有趣的学问,有点用处更好。